红心匠心,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不一样的课程思政
11月23日,横店镇官桥村迎来了一批不一样的客人,他们带着各式摄影摄像器材,将镜头对准了村里每一个角落,他们还不断地对村副书记、村民提问,他们就是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这次活动也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一次课程联合实践。
专业建设:课程与思政有机结合
2019年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联合实践的主题为“弘扬文化自信,再看诗情浙江”,为的就是将学生带入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村落中,实地感受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体会浙江省的诗情画意,生出真切的文化自信的情感。这是他们连续第三年组织主题带有思政味的课程联合实践外拍,之前两年的主题分别是带有当年时政热度的“剿灭劣五类水”和“乡村振兴建设”。课程联合实践外拍只是新闻专业课程思政的一部分,自2016年起影视制作学院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便开启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门的思政课之外,在专业课中加入思政内容的教学,这些内容可以是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介绍、可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可以是思想品德的培养等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紧扣时代脉搏与专业特色,打造出理论课程贯穿习近平新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课程作品主题思政化、外拍实践走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线这样“三位一体”全课程思政化教学的体系。例如在2019年上半年《新媒体综合实践》课上教师就给出了“老党员”和“横店镇的全域影视化”两个作品主题,同学们为完成作业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走到老党员的身边和横店镇全域影视化建设的一线,亲身感受老党员们党性的光辉和横店镇全域影视化建设的造福乡里。17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吴嘉欣在完成这次实践作业后说到:“我从没想到过横店镇政府在不是景区的地方会下这么大精力建设,会建主题村落,会帮助村民们建民宿,真的太贴心了。”让同学们走到祖国建设的一线,体验平日在课堂上、电视上提到的政策方针,这是进行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意义。
学院引领:专业群共建影视思政
在单个专业的建设之外,影视制作学院在如何做好二级学院专业群的课程思政建设上下足了功夫。影视制作学院的影视制作专业群包含影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新闻采编与制作、影视动画五个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影视制作学院提出了“红心为底,匠心为用”的“匠心制作”育人计划,将党建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将匠心精神汇进育人体系,从教学和学生工作两条线共同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
在教学工作上,学院召开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会议,各个专业共同发力、合作建设、协同育人。其中最具特色的课程是《经典翻拍联合实践》,恰逢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影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三个专业联合进行实践,学生组建小剧组,发挥专业特长,翻拍一部经典红色电影的片段,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们不仅在“教学做一体化”中学习、实践了知识,更在红色电影的拍摄与制作中体会到了观看之外的红色情怀。
在学生工作中,影视制作学院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组织三者的力量,举办了大量的主题活动,如:“匠心引领”读书会、“第三人称”摄影展、“匠心精神”分享会、“聚力微公益,点亮微梦想”匠心服务公益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会等,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融入到了学生活动中。
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影视制作学院还通过课程思政听评课、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分享会等活动来提升全院所有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
新时代有着新挑战与新使命,在新媒体舆论环境日趋复杂的当代,怎样进行思政教育成为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影视制作学院从专业特色出发、以影视为抓手进行的课程思政改革是一种良好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