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诈骗指南,你get了吗?

2020-10-16
你是否有被骗的经历?
你是否了解一些校园诈骗的案例?
你是否对虚假中奖等骗术套路有一定了解?
并打算将防骗指南告诉身边的人?
今天将带领大家一同
击破校园诈骗骗局
帮助同学们提高校园防诈骗意识
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校园内常见的诈骗类型
“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是面向在校大学生发放的小额贷款,在校大学生只需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手续费,便可轻松申请到一笔信用贷款。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不良小贷公司采取威胁、恐吓、暴力的方式进行催贷,严重危害到大学生安全。
利用介绍勤工助学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在邻近学校周边地区。设立职业中介场所,将求职的学生介绍到骗子自行设立的所谓“用人单位”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假意录用,要求学生交纳一定的“建档费”、“工作卡工本费”、“保证金”、“押金”等,“就业单位”多分配给大学生繁重的推销市场,调查等任务,之后以工作不达要求为由拒付工资或以“保证金”抵消处罚等。“用人单位”临时租用几间房为“公司”,一旦败露,即作鸟兽散。
代购诈骗
诈骗分子以代购低价物品为借口进行诈骗。诈骗分子寻找机会与人接近,谎称“有关系”,“有路子”可以买到价格较低的手机,电脑,限量球鞋,名牌奢侈品等物品,使受害人将钱交给他代购,骗取他人财物。
传销
传销组织经常打着“创业,就业”的幌子,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诱骗求职人员参加的各类传销组织。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活跃群体,易被传销组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审核不严等漏洞精准“设钩”,在求职、交友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大学生很容易落入陷阱。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幻想一夜暴富,很多人无法很快获得理想工作,成为传销组织诱骗并继续去迷惑、欺骗他人的绝佳对象。

大学生如何预防校园诈骗
1.增强自身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等心理;
2.要增加自身的社会经验,加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重视网络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3.要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加强防范意识,识别出网络中的诈骗陷阱;
4.发现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对不清楚的事宜及时与学院辅导员,老师及家长沟通寻求帮助;
5.若掉入不法分子所设的诈骗陷阱,要沉着冷静,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6.当接到自称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以证实真伪。同时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更要警惕骗子实施的诈骗;
7.在寻找工作信息时,不要盲目,更不要轻信以骗钱为目的的黑中介;提高安全意识,与雇主见面时最好请同学结伴前往,以免上当受骗。
再次提醒各位同学
希望能够专注于学习
重视安全教育
远离校园诈骗
享受美好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