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疫心理调适

2020-04-2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在增强,但有时也会有焦虑、失眠、抑郁、恐慌等不良情绪。面对这些身心应激反应,大学生应如何调整心态,理性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冲击?

 

适度关注疫情

自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多也很快捷,造成很多人反复去关注病毒、疫情的有关信息,这样会加剧人们对于疫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对此,我们要适度了解有关信息,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过度担心。

 

 适量增强运动

长时间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可能会造成由于睡眠过多、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的生物钟紊乱,甚至头晕、浑身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造成同学们由于错误判断身体情况而造成的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每天抽出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来运动,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运动即可。运动可以促使人体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帮助我们感受欢愉和满足。

 

用爱陪伴家人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们天天待在家不就已经是在陪伴家人了吗?但是,大多数人会发现,自己不是在玩手机就是在看电视,而又有多少时间是在认真倾听家人呢?陪伴不只是坐在一起各干各的事情,而是共同做一件事,有相同的心理感受。当我们每天都能够花一些时间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做一些事情时,比如说一起做家务,一起浇花,一起运动,就会发现彼此的感情促进了,家里会充满爱的氛围。

 

寻求心理支持

如果焦虑情况比较严重,同学们也不要害怕,要去勇敢求助,借助他人的力量,或寻求专业人员的心理支持,克服心理上的恐慌或焦虑等情绪。

 

 制定开学计划

当前,正值新学期即将到来之际,同学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提前确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目标。比如说专业学习计划、考取证书的计划、专升本计划、职业生涯规划等。并从当前开始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当我们有目标时,生活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动力,会增强我们战胜疾病和击退困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