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编”“导”成长,未来可期

2019-12-11

昨天我们公众号上发表了关于浙江省第十八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的获奖情况,很多小伙伴都来问小编,微电影的原创团队是谁?别急,小编要给大家隆重介绍了。

微电影一等奖获得者《枯艾》是由影视制作学院17级影视编导班邓杰文团队制作的。《枯艾》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在二十多个片子中脱颖而出,邓杰文坦言道,这一切都得归功到一个团队良好的配合,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

据了解,《枯艾》的剧情前前后后经历过不少修改。同为17级影视编导班的陈程是这部微电影的编剧,她表示,《枯艾》这个作品一开始的设想和现在的成片是两个不同的版本。自己的创作灵感来自一个被家暴的母亲和一个破碎的家庭。片中女儿小艾在朝气蓬勃的年纪,父亲吸毒这件事成了她年少时的噩梦,因此把本片的片名定为“枯艾”。

《枯艾》团队从最初的联合作业合作一直坚持到现在,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矛盾。邓杰文表示,团队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更在于成员们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足够掌握,在面对意见不一时,大家往往是以“专业”服人。而在专业方面,邓杰文一直很感谢影视编导专业老师们的引导和提点,他们不仅给予学生课业上的帮助,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影视思维和艺术修养。虽然是不到三年的编导学习,但这些经历却教会了邓杰文要从生活中提炼艺术,要在光影里准确表达。邓杰文抓住每一次跨专业实践的机会,在团队实践中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外化为作品呈现。

在作品的剧本敲定以后,影视编导的导演邓杰文和编剧陈程联合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以及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的学生,从拍摄到后期剪辑不断打磨,团队成员虽说也都曾参加过各种比赛,但省级比赛却是第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经历,不断成长,也在不断地收获着更多的经验。人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了解自己。一次次的积累都在储存能量,为了下场战斗的全力以赴。在这条路上,他们走得坚定且清晰。

人才是促进一切教学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影视制作学院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充分利用专业群优势,使不同专业学生能在一个团队中共同合作,相互学习,并能将课堂所讲知识在实践锻炼中得以升华。邓杰文表示,这样的教学方法令自己受益匪浅,在一次又一次团队实践中,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